蓝光电影/影碟 BD25 阿巴多指挥 马勒第五交响曲
商品详情
好消息:近期推出各大流媒体平台出品版本,简称流媒体版。什么叫流媒体,比如国内的爱优腾,国外的奈飞,迪士尼等等在线平台。
4K必须4K机播放,蓝光必须蓝光机播放,请注意此类问题售出不退不换。
注意:盒装的计算方法是按均价每张乘以2元。如你买了10张,那就是加20元,但不一定是有10个盒子,双碟的就是一个盒子,请知悉。
低于10张或少于100元的订单加收10元包装费,请注意
以下描述来源于各大网络,只作为影片内容介绍。并不作为影片配置参考(如:字幕,音轨,集数),以实物为准。
Claudio Abbado has realised a dream with his new 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 The orchestra, an exclusive ensemble of handpicked orchestral musicians, has set new standards in the field of classical music with exceptional soloists such as violinist Kolja Blacher, flutist Emanuel Pahud and clarinettist Sabine Meyer on the first desks. In August 2004 they performed in the Lucerne Festival Hall, presenting a programme that, once again, confirmed Claudio Abbado’s fame as a supreme Mahler conductor. His long-time association with Mahler ensures a marvellous reading of the composer’s Fifth and most popular Symphony, which became world-famous as the soundtrack to Visconti’s film “Death in Venice”. An innovative special feature makes this audio-visually appealing Blu-ray even more attractive. The film is shot using a multi-angle perspective, which enables the viewer to switch easily from the regular to the “Conductor” Camera thu****periencing Claudio Abbado from the orchestra’s perspective. The Blu-ray is a wonderful homage to the interplay between orchestra and conductor celebrating the composer and a triumphant masterwork - Gustav Mahler’s glorious 5th symphony.
Recorded at the Lucerne Festival Hall, August 2004.
研究马勒的学者Neville Cardus形容作曲家在创作每一部新作品时就好像“蜕了一层皮一样”,另一位马勒专家Deryck Cooke在看到这句话时就写下了这样的批注:“马勒的每一首交响曲都能引领我们走进崭新的天地,有时甚至在同一首交响曲的不同乐章中也能表现出气象万千来。每每他总是充满热情、甚至是不顾一切地将作品同某种特定的氛围紧紧联系在一起,且不论这种方式对作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至少每次给人的感觉都是唯一的。倏忽间场景转换,自又是另外一番风景了。”
马勒的这种创造力在第五交响曲和接下来的第六、第七交响曲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少年魔角”那个时代的眼界和梦想为马勒提供了一个尽情施展的场所和一片辽阔的天地。带着初恋的美好和对世间事物虔诚的质疑,马勒留下了他的前四首交响曲。从第五交响曲开始的三首交响曲都是纯器乐作品,这些中期的作品昭示出作曲家面对现实生活的决心。没有更多的童话仙境,没有更多的神学宗教,没有更多的死板程式,没有更多的人声,也没有更多的诗情画意;结构更加紧凑、和谐、清晰,带有实验性的理念让作品毫不妥协且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哪个艺术家的创作生涯是有明显分水岭作为划分标志的,这部作品仍然保留了他从前的一些痕迹。三部交响曲中的两部都用到了“少年魔角”的旋律,不同的是曲调之间的上下文已今非昔比。歌曲在这些作品中的影响力很有可能都来自于马勒对同时代诗人弗里德利希·吕克特诗作的巧妙运用。因此可以这样说,从第五交响曲开始,马勒真正成长了。他抛弃了一些孩子气的东西,并开始用一种更加深邃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第五交响曲是马勒的人格****在音乐上的表现。悲惨和欢快、沮丧和癫狂、痛苦和欢愉、绝望和希望,所有的对立都并存于他的音乐中。这些全然对立的特性由一个三重结构把持,描绘出一条看似普通其实决不平坦的道路。路的起点是绝望,而终点则通向终极意义上的快乐。头两个乐章组成了第一部分,最后两个乐章是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只有单独的一个第三乐章,庞大的谐謔曲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相悖的力量不断打着照面,渐变而不是断然地(下决心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勾勒出一个世俗眼光中懂得人情世故的马勒。因此第三乐章/第二部分就好比是一个旋转轮的中心,组成第一、第二部分的其余四个乐章则是轮子的****。轮子不停旋转,飞射出整部交响曲中马勒用到的对立元素,在任何一个部分中都能辨别出迥异的音乐理念。
第一乐章是一首激烈的葬礼进行曲,痛苦和烦恼在哀歌的伴随下匪夷所思地爆发出来。
第二乐章中不断穿插着全然的绝望、焦躁气氛中凸现的天堂和眼看绝望就要胜利前出现的坚定,激烈和亢奋是这个乐章的代名词。第四乐章是一首充满怀旧色彩的无词歌,弦乐和竖琴向你娓娓倾诉。第五乐章喜气洋洋的回旋曲用近代的创作手法写就,曾在第二乐章中出现过的天堂美景在这里重新登场,将这部毫无内在逻辑联系的作品密合在一起,并最终拉下了整部作品的帷幕。
位于中心的是带有少许舞蹈片断的第三乐章,浪漫的圆号独奏和一股温和的力量贯穿始终。对于指挥家来说,马勒的这部第五交响曲的确是难度最高的:他必须用一致的手法来对待这样一部不一致的作品;而且只有在每一个层面上让听众感受到这部作品的所有侧面,才能真正说得上是演绎。
第四乐章是为弦乐和竖琴而作的稍慢板,这段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是马勒最著名的篇章,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台和那些唱片公司市场部乐于出版的精选合辑中听到它。通常人们都是通过聆听这个乐章知道了古斯塔夫·马勒这样一位作曲家的。1971年电影大师卢契诺·维斯康提动用该乐章作为电影《魂断威尼斯》中的配乐,此举进一步增加了它的流行程度。毫无疑问这是一段精彩绝伦的音乐,所受到的赞誉也是实至名归。但是这些盛赞已经影响到对它的诠释了,我和其他很多人都感到大多数指挥家倾向于用更慢的速度来演绎它,其实这并不是作曲家的本意。事实上有强烈的迹象暗示出马勒的意思是大约花上七到八分钟来演奏这个乐章,虽然指挥家会不由自主的用上十二、十三甚至是十四多分钟。而且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作曲家的意图好像是要我们抛开乐曲中精致巧妙、颇具魅力的部分,为更宏伟的音乐构思作出让步。我们现在拥有很多与作曲家身处同时代的人的评论,包括马勒的亲传弟子瓦尔特和门格尔伯格带有标本性质的录音资料,这些都是鲜活的评述。即便不考虑这些证据,就像Donald Mitchell所说的那样,这也是在人声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演唱的歌,而且是一首吕克特式的“无词歌”,我们对这一点抱有强烈的信念。将任何东西都扯成两倍长的演绎当然超出了这个范围。这里我要多说一句。在第五乐章中马勒再次用到稍慢板乐章中的主题,这和在第二乐章中反复第一乐章的主题如出一辙。我认为在第五乐章中出现的稍慢板乐章主题的再现,其效果要比我们在第四乐章中第一次听到时要好。因为在第五乐章中,它本身主题的重奏是比较快的,接着就出现了在节拍上和它更为相近的稍慢板,这加强了马勒心中欲图创造的“点”,也使得两个乐章能够得到充分的衔接。当然,一个慢的稍慢板是不能达到这种和谐效果的。Mitchell也说:“‘错误的’节拍和正确的指挥在机缘巧合时也是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的,但是旁观者未必信服……”而这个事实已经牢牢地印在我心中了,我依然相信这个稍慢板的速度问题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在衡量这首第五交响曲的不同演绎时一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